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小学班级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2-05-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小学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生经历,是我们第一次以个人的名义走进集体,接受教育的开始。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所以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成长环境,所以小学班级管理十分重要。本篇文章就当今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以及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来探索班级管理优化的措施与政策,希望能为小学班主任提供良好的措施与政策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级组织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是老师和同学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是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次接受教育的地方。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营造一种积极活跃,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有赖于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孩子们养成遵守秩序,养成习惯,健康成长的保障。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义不容辞承担起班级管理的重任,制定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与启蒙者。下面我将浅谈一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措施。

  二、从小学生心理分析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好奇心强,玩心重: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时期,有较强的好奇心,往往对某一件事而着迷,大多数学生对一些电子产品十分着迷,例如在做作业时,为了能早点和同伴玩耍或看一些电子产品而匆匆忙忙完成学习任务,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小学生年纪尚小,对网络和电视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和习惯的辨别能力是非常弱的,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2、自制力差:小学是第一个走进的集体,是学生学会遵守秩序的开始,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一个难题,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常常会出现上课跑神,搞小动作、说悄悄话等行为,不仅影响上课秩序还会他们影响学习质量。因此老师必须要对其予以管理,在管理中掌握好语气和沟通的技巧,引领他们养成一个正确的行为习惯。

  3、厌学逆反心理: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都会造成厌学症。从家庭因素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失当,要么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使其觉得学习好坏无所谓;要么家长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超出其能力水平;无论何种情况,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便痛斥或体罚学生,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从学校因素看,教师教法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校学习生活单调,应试教育的压力大,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个人自身原因看,或因基础差或缺乏学习能力,使其感到学习困难,或因缺乏自信心与毅力,自感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成绩下滑,在学校生活中经历连续失败时,便对学习产生迷惘、困惑、无力、无助的感觉。

  被动学习: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被动学习。调查显示:仅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得分较高,大部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能力比较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计划,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往往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高效的学习往往包含有自主学习的成分。

  三、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单一:在当今的教学管理中,不少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只注重常规的管理,单一监督学生的学习,维持好班级的课堂秩序。传统的教育理念信奉“分数才是硬道理”一味用成绩衡量学生从而忽略了小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品德素养的提升。在这种刻板固化的管理模式下,同学们感受更多的是老师的严厉从而不愿向老师交流,使学生缺乏安全感,甚至会造成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这种模式使得同学们的个性无法得到张扬,潜能无法达到挖掘,更会大大加重班级管理的重担,降低管理效率。

  2、管理观念落后:保姆式教育是小学管理中的常态,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年龄小,能力不足,任何事都亲历亲为,老师天天守在教室,亲自处理纪律、卫生等日常事务。这种保姆式教育不仅加重了老师每天的工作任务,还忽略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种陈旧的管理观念大大削弱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管理方式传统:班级管理一般都是只由老师和一些班干部参与,老师和班干部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管制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太过严苛,忽略了大多孩子们的内心动态和真实想法,违背了孩子们的天性和生理规律。

  四、班级有效管理的一些应对策略:

  1、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要搭建一个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平台,构建以尊重、关爱、民主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俯下身子”,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势,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其次,在学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能动性,不再做教学的主宰者,要做帮助学生的合作者。管理中我们不应该只仅仅注意孩子的学习方面,要学会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特别是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主动去关心他们。

  2、主动和家长沟通、交流

  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方位发展,就是有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但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由此可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并肩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常常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信息,分享心得指出问题。与家长沟通时应该要对家长有一些了解,同时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注意积极倾听,换位思考,学会巧妙用语,避免冲突。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和家长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及时了解学生的最近情况;用电话、信息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等等。

  3、协调好与各科老师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团结、产生合力,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马克思曾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各科任课老师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从内容上看:任课老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从时间上说:所有任课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总时间或许比班主任的还多,因此为构建和谐进步的班集体必须协调好班主任与各科任课老师的关系,只有班主任和各科老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齐心协力,才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班级中,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与各科老师相互交流:主动邀请任课老师参加家长会,共同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及时沟通,虚心听取各任课老师提出的建议,直面工作中的不足等等

  4、增强班级凝聚力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行为处事能力尚不足。但班主任不能承担包揽所有的班级工作,应该“放开手脚“,引导每位同学加入到班级建设当中去,让每一个孩子在班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每位学生体会到被需要感和不可替代性,加强学生的独立意识、个人能力与集体责任感。在班级中我们可以采用班干部轮值制度,小组长管理制度,值日小老师等制度,建议同学们每周将自己的管理内容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下来,并进行自我加强与反省。对于优秀管理者或者优秀小组可以采用奖励积分值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与集体责任感,又能调动孩子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前我国深入贯彻的教育方针,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观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小学是学生思想意识、性格等心理方面形成以及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小学生辨别能力弱,模仿能力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运用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利用丰富的故事内容,抓住鲜明的人物性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还在于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父母也要做好自己的表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对孩子的人生观、学习态度、生活习惯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2、巧妙借助电子产品工具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网络教学使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画等形式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教学感受,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很浓,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网络教学的进程一般为“问题—发现—探索—解决,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引领学生自行发现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的思维。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和过去的经验之谈是远远不够的,也要讲究班级管理的艺术,制定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一切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制定一些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是进行一切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促进班级的稳步发展、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进行一切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

  结束语:

  班级管理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老师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探索,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怀揣一颗真心,潜心钻研,掌握分寸,处理好各种关系,努力使班级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心理疏导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学班级活动促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