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2-08-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它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发幼儿的智力,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死板、机械,严重束博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各班幼儿的音乐水平,从感知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只有从幼儿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出发,以训练听觉和身体运动等为手段,才能唤醒幼儿天生音乐的本能。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源泉,可见节奏在音乐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幼儿在唱歌、跳舞、打击乐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为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

  那么,我们就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节奏感呢?顾明思义:就是人体对“节奏”的掌握精准度,是人捕捉到、感受到、表现出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趣味、情趣等节奏美的一种直觉。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也成为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何能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且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呢?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初步探究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一)在日常对话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语言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在语言环境中,因此从语言节奏出发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

  (二)通过听觉训练培养幼儿探索节奏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而音乐节奏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幼儿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寻找节奏是让幼儿感知、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的有效途径。

  如:幼儿喜欢动物的叫声,小鸡叫"叽叽叽、公鸡叫"喔一喔-喔一"、小猫叫"喵一喵一等;自然界的声音:小雨声"滴:答,滴答"、吹风声"呼一呼一",流水声"哗,啦一哗啦一"等等。让幼儿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幼儿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对节奏有了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三)利用生动形象的节奏图谱学习节奏

  对幼儿来说,简单的节奏图谱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因而空洞乏味,幼儿不易理解也没有兴趣学习。而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节奏,不但能吸引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且幼儿易于理解,能更好地学习节奏

  如,教师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制作成小手绢,然后将手绢晾在条高度适中的绳子上,幼儿可以按照音符节奏跳过去,跳得对的小朋友可以再拿块音符手绢挂在绳子上,这样大大增加了幼儿的积极性。

  (四)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节奏

  幼儿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可设计大量的音乐性游戏,引导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如:歌唱活动中的即兴节奏游戏,可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游戏,让幼儿边唱边玩,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和掌握歌曲节奏。歌曲《小黑猪》 ,在幼儿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幼儿加以表演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

  (五)通过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动作在幼儿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幼儿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动"是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这个"动"强调的不是动作的优美程度,幼儿的注意力也不主要表现在动作上,而是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印象,再以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把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表现出来,发挥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创造力的培养。拍手、拍腿、叉腰、踏脚、摇动、敲打、走、跑、跳等动作都是让幼儿用身体来感受节奏以及音响效果的很棒的活动。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加强节拍感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应该从等速感着手加强节拍感的训练。良好的节拍感是孩子学习音乐应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也是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孩子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让孩子充分利用电子琴的自动节奏反复打拍子,甚至形体动作参与,从中用心领略各种节奏的律动;在弹奏乐曲时,也应选用与乐曲相符的节奏来练习,使学生听到音乐就有节奏的反应,通过节奏又能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情感;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应先做出节拍分析,增强孩子对节拍律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的节拍感,还能养成完整的听辨乐曲的好习惯。这样节奏感就会随着音乐在孩子的心里产生共鸣。

  中班艺术活动《音乐节奏图谱》视频

  培养孩子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孩子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怎样把节奏融入歌曲呢?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学生理解后开始唱,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孩子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将节奏教学与其它学科结合 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节奏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能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表现、记忆节奏,如节奏与美术结合,用画苹果的形式帮助孩子理解节奏,一个四分音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八分音就是半个苹果。孩子更好地理解了每一拍的时值。节奏教学与语言也能有效结合,有节奏的朗诵不但能巩固节奏还能帮助记忆内容。如:在语言活动中,教歌时我们不仅自己示范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孩子感兴趣,并且让孩子有节奏地学习朗诵歌,有了节奏的加入,孩子念时会朗朗上口,加强了内容记忆,使学习得心应手。所以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辐射到其它学科中,才能获得广泛的节奏感。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用乐器训练节奏 利用乐器等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孩子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在听完乐曲后,让孩子边听边敲打,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同时要引导孩子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孩子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并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了解各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时间长了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从而音乐艺术也得到了升华。

  二、培养节奏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引导幼儿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入手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初上音乐活动时,可以不要求幼儿唱、跳,而是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听老师弹琴、唱歌,看老师表演。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发现,有的孩子就围在亲的周围哼唱或者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嫌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有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于是我就根据本班幼儿音乐发展水平,决定从听音乐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引导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激发幼儿想唱想跳的欲望,培养幼儿听音乐兴趣和习惯并循序渐进。

  1.抓住时机让幼儿多接触音乐。

  早上幼儿入园时,我总是用录音机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使幼儿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来园活动中设有音乐角,配有录音机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乐器、沙巾、彩条及少数民族帽子等,以满足幼儿唱、跳和欣赏的愿望。

  进餐时播放轻柔较慢的音乐。使幼儿边吃边听音乐创造了愉快的情绪,此时的音乐如同给孩子食谱中增加维生素一样有助于身心健康,不仅增加了幼儿的食欲,而且很自然地幼儿养成了吃饭不讲话的好习惯。午睡时我让保育员放"轻轻的摇篮曲",这样幼儿听着音乐很自然地就入睡了。当然我们在一日生活的配乐音量上使用特别注意,得当的促进幼儿发展。

  2.看图片学节奏

  如:我拿出一张有鸭子的图片问: "谁会学鸭子叫? "活动室里立刻热闹起来了。"嘎!嘎!再拿出一张xx的节奏卡片要求幼儿边拍边叫,幼儿一会儿就掌握了这一节奏型;又取出二、加强音乐课的游戏性,让幼儿行动起来。

  在音乐课中加强游戏性,根据教学目的,巧妙地安排课的结构和内容,尽量做到情节化。每节课通过各小游戏进行两分钟的节奏练习、发声练习,用故事、玩具、乐器、头饰、情景表演等进行音乐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边听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随时让幼儿进行伴奏或即兴创作。张闹钟的图片问"闹钟走时怎么响?幼儿答: "嘀嗒、嘀嗒"

  (二)重视听觉训练,培养幼儿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去探索节奏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而音乐节奏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孩子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孩子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孩子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节奏有更精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运用打击乐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

  幼儿打击乐视频

  打击乐活动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尽量躲避音乐课中的打击乐活动,而是采取简单的节奏谱,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节奏的训练,从而达到掌握音乐节奏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骨骼。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必须从节奏入手。而打击乐活动是离不开节奏的,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运用多种乐器,体验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让幼儿在具体的动作中感受每种音符的时值,掌握由此构成的多种节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便于幼儿接受。以上是我对幼儿节奏感的理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构建乡村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几点见解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