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在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的不到位等原因,引发了留守儿童学习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仅就学习问题从“学校和家庭”两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解决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 学校 学习问题 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皖东地区(安徽省滁州市所辖地区)农业机械化普遍运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又需求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村一些青壮年夫妻双双涌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主要是老人),这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都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由老人或亲戚代管的14岁以下的儿童。

  我校有800多人,其中有200多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25%,平均每班十几人,有的甚至达到1/3,其中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占95%,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监护占大多数。

  一、 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一) 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日后能挣大钱学习,有的为了混个毕业证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更多的知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又因缺少父母的监督指导,往往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二) 学习习惯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享受不尽”[1]。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能否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培养得越早越好,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较早,缺少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校里,虽然老师也对其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但他们在学校习得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家中得不到强化,课堂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时有发生。

  (三)学习成绩落后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些老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放任自流,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迟到、早退、旷课是常事,长此以往,学习成绩普遍落后。

  (四)学习环境差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学习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留守儿童自己要洗衣服、做饭,甚至干少量农活,学习时间减少了,有的因为临时监护人监护力度不够,又因留守儿童是非分辨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环境影响,参加一些不良活动,从而影响学习,比如: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

  2、现状形成原因分析

  (一)家庭

  1、家庭监督学习力度的弱化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其他任务,需要父母给予必要的监督,但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或农忙季节回家,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形成有效的监督,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孙辈一味溺爱,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形成有效监督。

  2、临时监护人教育方式不当

  当前,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溺爱型,由于孩子平时缺少父爱母爱,祖辈想在物质方面给予补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百依百顺,溺爱放纵;二是严厉型,祖辈怕孩子学习搞不好,不好和儿子儿媳交待,所以孩子学习成绩一旦落后,就是批评,甚至打骂,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三是放任型,祖辈认为只要能认识几个字,能算账就行了,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是打工,认为读书无用,对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3、临时监护人文化素质偏低

  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了重要的辅导者,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由于他们文化程度偏低,难以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帮助,教育观念的落后使他们从来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缺少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离开成绩下降,继而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逃课,破罐子破摔,经常三五成群沉湎于网吧、游戏机厅,荒废学业。

  4、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代沟”

  老人和孩子之间由于年龄的差距和成长背景的区别,造成沟通方面存在障碍,虽然在一起生活,但想不到一块,说不到一块,一旦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或成绩下降,而没有进一步的沟通和教育,孩子的学习无疑会受到影响。

  (二)学校

  1、经费不足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为

  从现实情况看,学校的义务教育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有专项资金投入“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使得许多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流于形式,只是统计数字和报送名单而已,“关爱行动”成了一种空洞的口号。

  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

  留守儿童是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在学习上需要教师多加帮助和关心,但学校很少考虑他们的特殊性,和其他孩子一样对待,没有采取相应的特别措施,对他们的教育针对性不强。

  3、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到位

  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应当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但农村学校的教师工作繁重,又没有专职的留守儿童管理员,几乎无暇召开临时监护人会议,也很少对孩子进行家访,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

  (三) 学校、家庭的脱节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了,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有教好,家长没有意识到,要教育好孩子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造成有些调皮的留守儿童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蒙骗临时监护人,影响他们的学习发展。

  三、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能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教育,是启蒙教育,健全的家庭结构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

  1、父母尽量不要双双外出打工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靠学校老师和临时监护人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家长,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2]。因此,父母最好不要双双外出打工,其次充分考虑临时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不能选择一个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如老人确实没有教育能力,就留下一方照顾孩子。

  2、帮助临时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临时监护人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临时监护人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首先,不要溺爱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小,父母不在身边,而对他们加倍地溺爱,而要更多跟他们沟通,消除误会,防止产生“代沟”,其次,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如果监护人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电话请教老师或别人。

  3、家长与留守儿童加强联系

  父母即使打工在外,也应努力创设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打电话或写信,条件比较好的,也可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或QQ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家中或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孩子的动态过程,及时给予指导、教育。

  “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对面的富有感情的交往”[3]。所以尽可能利用利用节假日回老家看看或接孩子到务工所在地短期居住,关心他们的学习,使留守儿童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

  (二)学校要对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各种关爱活动,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

  1、改变学校教育理念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原来由家长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转嫁给了学校,因此学校要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为他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所喜欢和留恋的场所。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成长记录袋

  档案材料以班级为单位,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父母打工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由班主任负责管理,以便跟踪教育。

  3、开通“亲情电话”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孩子需要亲情的抚慰,家长想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教师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孩子的表现,“亲情电话”加强了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定期召开临时监护人会议

  通过会议的形式,教师、监护人反馈交流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同时对监护人进行必要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从而影响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5、建立家庭访问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全面真实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情感心理状况,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师爱去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对老师的依赖。

  还可以利用农忙、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家访,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6、建立代理家长制

  代理家长制,即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教师等富有爱心的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要求每位代理家长结对两名留守儿童),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负责。“代理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家长的角色,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关爱,在学习上多了一点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丝慰藉,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7、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情况,他们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班级成绩优异的非留守儿童与学困留守儿童组合,采用帮扶策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8、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

  、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既是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的渴望,也是学校人本化教育的要求,在有条件、有必要的地方,有计划地筹建寄宿制学校,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把他们的全部生活时间和学习时间集中在学校统一管理,学习有充分的时间,而且与老师朝夕相处,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至于建立寄宿制学校的费用及日常运转的资金,政府可通过提高教育基础建设经费的投入,亦可通过向社会募捐解决,以保证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和正常运转,给留守儿童一个“家”[4]。

  (三)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学习不仅要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两者应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

  1、留守儿童父母要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每月至少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和发展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

  2、留守儿童父母要和留守儿童及其临时监护人经常保持联系,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落后等许多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和临时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交流施教方法,每次来电要注意沟通方式,要耐心地询问他们的学习等情况,多给予鼓励。

  3、临时监护人也要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要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临时监护人也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孩子与父母联系,不定期地倾诉思念父母之情,反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以便赢得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

  5、教师应与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教师是临时监护人、留守儿童及其父母之间的桥梁,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联系父母或临时监护人,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成败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5]。虽然我们不能“人为扩大留守儿童各种负面特征”[6]来渲染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程度,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下一篇:浅谈如何利用班级塑造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