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 组长:韦钰

一、课题相关信息

本课题题目全称: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本课题批准单位: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课题批准文号:L132008026

课题管理单位: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课题承担单位:广西武宣县桐岭中学

课题负责人:  韦 钰

课题研究时限:2008年4月——2011年4月。

二、问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

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教学观念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对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自觉地去探究未知的世界,独立地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是“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3.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教师在教学时,只有知识重点而缺乏培养学生能力或个性品质的重点,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要求尚未成为教师教学的关注内容,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个严重制约。

4.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目前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仍没摆脱“考什么教什么”的无奈困境,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勇气和胆量,制约了创新教育的开展,同时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上,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面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突出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研究的重要意义:

我们将从单学科(政治、历史)出发,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改变目前的一些不合事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探讨提高政治、历史学科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当前,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校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面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主阵地,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木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木途径。课程改革要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是要“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发挥重要作用。

(2)通过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为建构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通过课题研究,抓住 “实践与活动”、“合作与交往”“差异发展”这些重大命题,探讨通过教与学活动,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活动,学生是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文化性及主体性等特质基础上,将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石,为重新建构现代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论框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广泛配置,都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对有效教学方法开展实效性研究。

(3)通过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揭示学科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通过研究,帮助教研组教师反思和克服当前教育实践中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摈弃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压抑学生发展,以及目前在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影响下所造成学生虚假发展的严重弊端,增强实践活动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增强教育改革的意识,明确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方向和主题,整体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学科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和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学科课堂教学办法。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和有推广价值的策略。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我们的研究不是仅仅找出几种教学模式,而是努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促进教师师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

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而且通过科组全体成员的积极探索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这种新方法和策略必将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改变目前的一些不合事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课题研究实践价值:

课题组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在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有效的方法、方式和策略解决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有效的教学,用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由之路,是新课程落实最为有力保证。

因而,把握当前政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探索政治、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多途径、多方法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新课程真正落实到课堂中;通过研究,解决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出现的诸多问题,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师必须有效的教学,这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总之,未来教育,重要的不在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效地开展,我们广大的农村教师必须努力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在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有效的方法、方式解决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是我们进行“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的价值所在。

    

四、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所说的“政史学科教学”,主要初中的政治、历史教学,即初中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历史每节课的教学和广义的由教师按计划组织的室内乃至校外的学习实践活动。“政史学科教学”涉及到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问题;也涉及到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理念、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教与学的管理、教与学的评价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也涉及提高教学效益的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2.本课题说到的“有效”,是指新时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中实际产生的教学效果问题。即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能够迅速提高学科的教学效果,达到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精神的最佳效果。

3.本课题所说的“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效果所采取的策略。

总之,本课题研究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教育创新的形势下,研究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中政治、历史学科教学效果如何迅速提高的方法和策略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主要内容:

本课题学校政史组全体师生参与,主要针对初中政治、历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包含学科教学创新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等),具体包括:

1.实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学科教师讲什么;

2.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实现学生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作业质量;

4.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机整合,定向新的方法观;

5.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动机。

6.变革师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7.提出有效的学科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有效的符合农村学校政治、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和艺术理论。

(二)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统计对比,针对政治、历史学科提出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1.政治、历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的形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通过本课题研究,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学科成绩;

4.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有效的符合农村学校的政治、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和艺术理论;

5.课题组教师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贡献自己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对本学科不利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六、课题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统计对比法。

(二)研究形式:

行动研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者,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发思,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政治、历史学科教学、学习状况的好转,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本课题研究的计划:

本课题研究周期四年。(实验时间2008年4月——2011年4月)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4月——2008年8月)

(1)组织主要研究教师学习新课程方面的理论著述及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资料,为课题研究作理论准备;

(2)认真调查新课程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性依据。

(3)在市教科所、县教育研究室的领导下,学校统一管理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进行研究分工筹备工作和课题研究申请,争取立项。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10年8月)

(1)召开课题组主题会;

(2)进行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实践研究。

(3)师生交流,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实验组老师撰写本课题研究论文,进行本课题论文投稿,争取在国家正规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5)鼓励学科老师生积极参加区、市县举行的各项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

(6)作好中期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1年4月)

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整理材料,写好课题结题材料,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作出鉴定,积极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和深化研究。

七、实验研究预期成果

(一)第一阶段成果,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的第一阶段研究成果将以以下形式呈现::

1.作好课题研究申请材料;

2.力争课题申请立项。

(二)中期成果:

研究成果的形式有: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教学软件、其他形式等。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的中期成果将以以下形式呈现:

研究方案和报告

1.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2.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3.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年度(阶段)工作计划和总结。

论文、教学设计

1.“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有关论文;

2.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有关教学设计。

3.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相关教案、案例、教学反思、课件等

1.教案

      

若干;

2.教学案例若干;

3.教学反思若干;

4.课件若干。

(三)最终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的形式有:课题有关论文、研究报告、教学软件、其他形式等。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将以以下形式呈现:

著作:

1.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有关论文发表;

2.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发表。

研究报告:

1.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2.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其它成果:

1.实验教师有效教学方法自觉性形成,不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2.实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3.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若干;

4.优秀课件若干;

5.课题研究有关论文若干;

6.优秀教学案例若干;

7.实验教师形成课题教学资源、教学软件(课件)共享;

8.实验教师课题论文(个案案例、教学设计、)获奖;

9.实验师生参加区、市、县举行的各项活动获奖;

10.实验教师课题论文(个案案例、教学设计、)在国家级、省(区)级、市级刊物发表;

11.实验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经验交流材料)在县、市级交流会上发表。

12、实验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经验交流材料)在校园网站“广西武宣县桐岭中学研究网” http://tlzx8.cn21edu.com公开发表。

八、课题研究成果的设想

1.通过课题研究,着实解决政治、历史学科教学中教育理念陈旧的问题;教学工作粗放的问题;育人滞后的问题;以管代教的问题;改变教学行为的问题;经常反思教学得失问题,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开发与生成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2.改变学科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新型、民主、活跃、研讨、开放的教学氛围,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赖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上。

3.改变主要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加强学生思维方法及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培养,主要是在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方面。

4.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感受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进而转化为进一步学习、创造的原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九、课题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

黄新论(校长)

副组长:

陆华标(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

韦东捌(教导处主任)

韦  钰(课题组长)

2.课题指导小组:

黄新论(校长)

陆华标(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

韦钰(课题组长)

韦东捌(教导处主任)

梁建洪(教导处副主任,)

覃少争(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党支书)

3.主要研究人员以及研究分工:

(1)韦  钰: 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负责本课题研究管理、指导和培训工作;负责课题研究材料归档工作;负责本课题研究申请材料、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期结题材料的撰写;进行政治、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2)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具体实验研究分工,政治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韦玉红:中学一级教师,负责七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覃金生:中学一级教师,负责七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罗志欢:中学高级教师,负责七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陈秋本:中学二级教师,负责八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黄小雪:中学一级教师,负责八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赖庆宁:中学一级教师,负责九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覃振练:中学二级教师,负责九年级政治教学实验研究。

(2)来宾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具体实验研究分工,历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覃金荣:中学二级教师,负责七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廖嫦静:中学二级教师,负责七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黄翠花:中学二级教师,负责七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曾  涛:中学二级教师,负责八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李明良:中学二级教师,负责八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何春宁:中学二级教师,负责九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周元录:中学一级教师,负责九年级历史教学实验研究。

4.特聘专家、顾问:

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领导小组、武宣县教育研究室教研员

十、经费预算

本课题经费预算:资料印刷费*元;学习培训费*元;结题材料费*元。

“初中政史学科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

组长:韦钰     执笔:韦 钰

2008年8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时事教育与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下一篇:历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