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语言艺术让美术课堂教学大放光彩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美术论文

语言艺术让美术课堂教学大放光彩

温岭市方城小学   程婵婵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着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观。课堂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生动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应逐渐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语言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美术教学,使美术课堂成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乐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美术教学  语言艺术

21世纪,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人们只有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观念,拓宽知识面,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着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观。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寓丰富的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生趣灵动、魅力十足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乐园。通常,美术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其实,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丰富的贴切的语言表达显得更为重要。课堂语言讲究声情并茂,能给予人无限的美感。王力先生曾指出:“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抑扬之美,回环之美。这些都是音乐所具备的,因此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音乐美。”以下我仅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艺术性地运用语言进行美术教学,浅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导入语言要紧紧围绕“趣”字做文章。

美术教师能否先声夺人,以声传情且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魅力,是课堂语言能否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最讲究的是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内心角度形成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师运用富有新鲜感与吸引力的语言,设计出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导入语,不仅能为教学做好了铺垫,也使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1、“趣”事引入,耳目一新。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善于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成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其中,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最爱听的,也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采用动人的童话故事创设情境,能够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在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中,让学生在入迷地倾听中轻松地学习。

如《花瓶》一课中,我绘声绘色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故事:“森林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花瓶展,要求小动物们把家中最漂亮的花瓶带来评比,时间定于周日下午两点,请大家准时参加。到了比赛时间,小动物们把自己最得意的花瓶带来评比,主考官大象伯伯把这些形式各异的花瓶展示给小朋友们看,让小朋友来一起选出最有创意、最精致,色彩最漂亮的花瓶。”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进了快乐学习的情境中,学生欣赏花瓶的情绪就更加高昂了。

2、“趣”境生情,其乐融融。

“情由境生”,一定的情境产生相应的情绪。或喜或悲,全在于教师的情境创设。教学伊始,教师应着力思考并谋划以“何境生何情”。在一次设计菜谱的课上,我把自己打扮成厨师模样,并在大屏幕上展示《花式点心》。面对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奇思妙想的各种点心,学生们转瞬间走进了美妙无比的点心世界……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畅谈点心之美,交流欣赏感受,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各式点心的浓厚兴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了富有实效的铺垫。实践证明,在课堂导入阶段注意运用童话般的语言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就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在课堂中造就一种自由和谐的良好氛围,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培养出学生们的小主人公意识。

3、以“趣”动情,跃跃欲试。

情趣情趣,无“趣”难动“情”。导语的特点一旦具有鼓动性,就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如《虫虫大聚会》一课,我做了如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瞧,它是七星瓢虫。”(学生向七星瓢虫问好:“七星瓢虫,你好!”)“还有我呢,大家好!我是二星瓢虫”(老师扮演二星瓢虫)。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又如三年级《美丽的孔雀》一课,学生本知道孔雀美,但究竟哪些部位美并不清楚。我就用骄傲的语气开场:“小乌鸦,你的羽毛黑乎乎的,真难看,瞧我的羽毛,五彩缤纷,多美呀,啊呀,啄木鸟,你的嘴巴可真长,该去美容院了……。”短短几句话,就使学生都注意观察孔雀的外形究竟美在哪里,也让他们懂得,光有外表的美是不够的。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采用了形式多样的以“趣”动情导入法。对低段学生,我利用“我画你猜”的方法,即老师一边在黑板上作画,一边不停地用巧妙的话语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瞧,小朋友们,老师这一笔加上去,你们猜有什么用呢?”“再加上这一笔,又会发生怎样奇迹性的变化?”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求欲愈来愈高涨。他们不断猜测着老师的作画意图,直至猜到正确意图为止。教师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又有效地导入了新的一课。通过学生津津乐道的“脑筋急转弯”,“以画猜字”等有趣的小游戏,学生便迅速进入到了学习的情境中。对中高段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通过讲小笑话、幽默小故事等,增强“笑”的语言效果,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的精神获得了自由,智慧得到了闪光,师生距离更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都想一展身手,跃跃欲试。

    

二、风格迥然的语言艺术凸显“和谐”的课堂气氛。

1、巧妙的提问语言,迸发思维的火花。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课堂提问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问,只要问得巧妙,符合要点,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迸发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构成的知识系统,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美术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会感染学生情绪,巧妙、艺术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联系,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地思索。如果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提出非常专业美术问题,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提问要避免过多、过杂,不能为提问而提问,美术课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美术课堂提问要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出发点,要问在关键处,问在重点处。

2、机智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课堂中,学生接受美术知识,激发创作性思维需要一个较好的前提,那就是宽松活泼的气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运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就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如有一次,一位教师在教学生画飞机,这时有一只小鸟飞进教室,同学们注意力就投向小鸟了。有的甚至去想去捉这只小鸟。这时教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说这只小鸟为什么冒死飞进教室?”同学们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教师便说:“这就是飞机的祖宗,飞机就是利用它飞行的特点来发明的。因为今天你们在学画它的小孙孙,所以它迟迟不肯离开。”轻松机智,使学生不仅知道了小鸟与飞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更加加深了飞机外貌特征,真是绝妙的艺术处理。

又如有一次,一位学生上课迟到了,匆匆忙忙地跑进教室,不小心被摔倒在门口,一下子跪伏在地上,面对哈哈大笑的同学,他肯定会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我马上走过去,微笑地扶起他,亲切地为他解嘲:“你看,这位同学很有礼貌,见到教师知道拜年敬礼,但如今社会,见到教师只需要点头敬个礼就行了,新年好,摔疼了吧?”之后,看着他微笑地回到座位上,他那感激的目光和其他学生钦佩的表情使大家都感到机智风趣的语言魅力。

3、感情真挚的语言,传递师生间的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有一种舒适的内心体验,这对开发人的智力具有强大的功效。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感情真挚的语言,文明和善、规范得体,不仅让学生愿意听、乐意听、善于听,而且使其听后能产生心灵的触动,在共鸣声中受到感动。教师的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关心,寓真诚于涓涓话语中,维护着学生的自尊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实验表明:“当情绪激动,思想纷乱时,儿童常发现创造一幅情绪强烈的主题画,往往比用语言描述它更容易,更令人满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论述中以生动的比喻高度评价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春天来了》一课时,教师首先用童话般的语言描述了春天到来的情境:“春天,是人们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姑娘来了,绿颜色泼洒了出来,于是,大地到处一片新绿。嫩绿的小草,浅绿的柳芽,碧绿的菜地等”。教师因势利导,说:“你能从这里面找到哪些春的颜色?”学生很快做出反应:嫩绿、浅绿、青翠等学生通过对春天色彩的描述,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了。他们很快地分辨出春天色彩的特征与其他季节色彩的不同之处,很容易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言,“于无声处听惊雷”。

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即教师的体态语言,指的是教师讲课的姿态、服饰、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等。美术教师无声的体态语言,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和有声的口头语言一样,都起着传情达意,沟通心灵的作用,能将那些不能言传只可意会的信息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学的辅助语言,教师应注意体态语言的适度适量,从容有度、稳重大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选择那些约定俗成的、易于学生领会的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体态语言的运用也要体现美感,一举手一投足,都要讲究美的造型,美的神韵,真正起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有一次我做了调查,问全班56位学生:“当新教师走进教室,你首先注意的是什么?”41位学生齐声回答:“眼睛!”教师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体态语言中,教师的眼神是最富表现力的,最引人注目的。再一次课堂提问时,有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举手,却用自信的眼神看了我一下,然后就低头看画本了。我知道他只是性格内向而已。于是,我鼓励他把作业展示给同学们看,并用最亲切的眼光看着他,微笑着让他在同学们的中间高高地站起来,让他感到我能行。有时,美术教学中的目光语言胜过喋喋不休的空洞说教,更胜过无休止的严厉训斥。其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种期望的目光、一脸会心的微笑,无声的体态语言,只要艺术性地运用,就能建立起更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作潜能。

三、激励性的语言艺术,温“暖”自信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需要老师适当的语言激励。激励性的话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和学习兴趣,也可能变为一种激发创作灵感的间接因素,在我们美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多一些鼓励,多一份自信的阳光。

无论是低年级的小孩子,还是高年级的大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只是小孩子容易将喜悦情溢于言表,而大孩子则是笑在心里。教师应该细心察觉孩子的上课举止,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鼓励,使孩子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从而热爱绘画、热爱生活、树立自信完善的人格。当孩子有点滴进步进步时,我们说一声:“好样的!”;当孩子大胆发言时,我们应大声称赞:“你真棒!”;当孩子的想法与众不同时,道一声:“你的想法真有创意!”……在美术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讲得真好”、“画得真美”、“棒极了”、“太妙了”、“我很喜欢” 等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感情投资,是对学生的赞扬和肯定。简短、亲切、鼓励的话语,足以赐予孩子们无限的暖意。比如: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平时很少发言,更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有一次,上美术课《瓶子新生代》一课,很多同学用颜料把瓶子装扮的五彩缤纷的,可有位学生却用橡皮泥在瓶子上捏了个彩泥头像,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我还是微笑着对他说;“你真大胆,用老师示范的不同材料来完成作品,真不错!”说完我还在全班表扬了他,当时他开心极了,我看的出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了自信。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那怕是非常微小,只要老师善于挖掘,把优点“发扬光大”,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鼓舞!

      

2、激励性的语言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奠基。

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赋予孩子终身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情趣饱满地去发现美、创造美。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的最大艺术就在于用独特的、富有温度和情感性的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终身的发展、健康的发展。新课标下美术学科的目标更为明确:美术课不是以培养少数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为目的,而是通过美术课传承文化、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形成,让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性的评价抚慰着学生迷茫的心灵,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滋润,“让学生早一点地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能早些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只是带给学生一时的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带给学生对自我的信心,以及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四、结  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学科教学呈现出一片蓬勃的生机。素质教育思想在温岭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了全面落实。改进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是一门永久的艺术。它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本人结合《学科教学建议》,勤于思索、勇于实践,从小学美术教学语言艺术等方面努力转变美术学科教学模式单一的面貌,紧跟新课改步伐,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作为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丰富教学语言,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让学生在充满艺术语言的美术课堂中体验艺术的无限情趣。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陈卫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李永正,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

3、《新课程更应优化教师课堂语言》,顾建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5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 用 范 画——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心得    下一篇:低碳之体验:美术教学中废纸的再利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