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规章制度

《中学生团校》章程

所属栏目: 学校规章制度  更新时间:2022-1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学共青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中学生团校在提高学生团员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团支部活力中的作用,推动中学生团校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根据《团章》、团中央有关精神和我校中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学生团校是由中学共青团组织在全校范围内,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进行政治素质、道德文化修养和共青团工作方法培训的一种经常性的组织形式,是实施中学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中学生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入团积极分子,搞好团前基础教育,推动团员发展工作,定期培训团员,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队伍素质;培训团的骨干,强化工作指导,为团支部开展日常活动提供示范,推动基层团的建设;教育引导团员学生向更高的政治目标,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第二章 组织设置

  第四条 中学生团校由学校团总支建立,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学校行政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条 中学生团校设立校务管理委员会,中学生团校校长由学校团支部书记担任,并聘请学校党支部书记担任名誉校长。

  第三章 学 员

  第六条 在校的少先队员、入团积极分子、团员、团干部均可成为中学生团校的学员,接受团校教育和培训。

  第七条 中学生入团,必须先参加团校学习,接受团的教育,表现良好成绩合格方可吸收入团。团员在校期间均应参加一期团校学习,接受教育与训练;团支部委员以上的干部还应在团校接受工作方面的专门培训;对团员学生中入党的积极分子,也可以通过参加团校学习的方式,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员参加团校学习由团支部推荐,学校团总支批准。

  第四章 工作任务

  第八条 实施团的教育。

  (一)团的基础知识教育。主要是进行团的历史、团的性质、任务、纪律、组织原则以及团的优良传统教育,增强非团员学员对共青团的认识,使他们向往热爱共青团,为入团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增强团员对共青团的光荣感、责任感,确立团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先进意识。

  (二)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为基础,与民主法制教育、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相衔接,为团员学生打下思想政治基础,从中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

  (三)团校教育的基本方法。中学生团校的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要根据中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不同认识水平,坚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要围绕团校的学习内容,开展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学雷锋活动为主的实践教育和主题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第九条 推进团的组织建设。

  (一)搞好团队衔接

  团校搞好团队衔接主要是对少先队员进行以团的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的团前教育,同时把少先队员的团校的学习过程作为培养和考察过程,为少先队员加入团组织奠定思想基础。

  (二)提高团员素质

  中学生团校通过有计划的团员培训,进行比较系统的团的基础知识和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团校还要对那些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的团员组织提高班,强化团员意识教育。

  (三)培训团的干部

  中学生团校要定期对团干部进行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共青团工作方法、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组织生活训练

  中学生团校所进行的组织生活要以完善和实施团的各项制度为内容,通过培训为团的基层组织提供一定示范,推动团支部基础建设和经常性工作的开展。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十条 学习时间

  中学生团校应保证团前教育班、团干培训班一定课时量。具体安排由学校团总支决定,每期一般不少于十课时。

  第十一条 学员登记、考核、奖励制度

  ( 1 )要建立学员档案,对学员的学习、纪律、思想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严格团校学习和活动的考勤与考核,定期总结,给予鉴定。

  ( 2 )团的基础知识考核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闭卷考试、口试、团知识竞赛、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答辩等。以上形式的结业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作为最终考评成绩。

  ( 3 )上述考评合格者颁发“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中学生团校》结业证”。对团校学员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并作为入团、评优的重要依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生团校管理制度    下一篇:中学教工外出参观学习安全应急预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