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第2课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爆炸的含义。②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识。2、过程与法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 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识。难点 如防火、防爆。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面的知识。2、推进新课爆炸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7-2)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警觉性。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看到以下图标。师:投影展示: 师: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生:(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师: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应该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生: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师:请阅读“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课本第134页“资料卡片”)师:易燃物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第2课时)
上一篇: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第1课时)    下一篇: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