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孟子二章教案(表格式)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  题           21《子》二章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3.理解子关“大丈夫”言论和“生忧患而死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难点1.了解《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子的政治主。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策略法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前导学1.了解子及写作背景资料。  2. 自学生字词:公衍(yǎn)  贫贱(jiàn)  丈夫之冠(ɡuàn)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妾妇之道(qiè)傅说(yuè)   曾益(zēnɡ)  法家拂士(bì)胶鬲(ɡé)    外患(huàn)  劳其筋骨(jīn)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 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感知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作者以及背景资料。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翻译句子1.一怒而诸惧,安居而天下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与民由之;不得,独行其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导入新课: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篇名篇:《富贵不能淫》和《生忧患,死安乐》。.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2.师友互相检查知识掌握情况。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研读共品三、研读课文: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3.谈谈公衍、仪非大丈夫的原因。4.请对比分析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5.分析文章主旨。教师适时引导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班交流。总结四、总结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2.总结收获,点拨。五、布置:1.抄写生字词 2.思考习题。教师点评,作强调。教师总结。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师友谈收获。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孟子二章教案(表格式)
上一篇:孟子二章教案2    下一篇: 富贵不能淫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