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列子》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  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过程与法:  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汉书·艺文》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国人。主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1、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陇 2、通假字:     指 反 亡 厝 3、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 4、习惯句式(如……?) 5、省略句(遂率子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大家纷纷表示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你太不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无穷匮也(子子是没有穷尽的)   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屋(又能把太行山,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南(一座放置在朔东部,一座放置在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7、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8、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列子》教学设计
上一篇:八上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    下一篇: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