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教案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姓名: 波【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说出人体血量和输血的关系。2.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过程法通过有关知识的抢答与必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情感态度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培养学生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教学1.输血与血型的关系。2.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教学难点同型输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收集各种媒体中有关通过无偿献血挽救生命的事例。   2.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完成预习新知部分。2.收集报纸、杂、电视、和广播中有关通过无偿献血挽救生命的事例。【预习新知】1. 如果一次失血过800~1000mL,人体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过1200~1500mL,就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遇到某些人的血浆会发生_______,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3. 安全输血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流程】环节问题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情境引入教师口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液对一个人是非重要的。那么,如果由某种原因而大量失血时,应怎么办?(生:输血),17世纪时,医生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的血管,来挽救大量出血的病人,但是不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人血,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能够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会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见【预习新知】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中【预习新知】板块,巡视指导自主完成,并记录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作交流精讲悟疑一、血量和输血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1.对一个健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过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就要及时输血,输血前需要知道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展示。1、1200~1500毫升;知道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完成探究活动一二、血型和安全输血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交流:1.输血时为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教案12
上一篇: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输血与血型    下一篇: 血型和输血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