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第6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PPT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六章 北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学习目标1、知道的位置。2、掌握的自然环境,分析并说明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3、能够利用资料说出的城市职能。故宫四合院古城的符号鸟巢水立现代的符号 位    平原的西北角,面临   海。      40oN  116oE3、相对位置:华北渤 东南临     市 ,其余三面被     省 围。市略图的地理位置:1、经纬位置:2、海陆位置:一、的位置 市地形读 图2.描述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的自然环境1.河流:找出永定河和潮白河,说明它们的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注入渤海。平原、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⑴⑵⑶西、北、东北三面环山3)温度带、干湿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4)气候及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 对外联系活动分析成立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的变迁1.阅读图6.44,认识和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1)从地形、地势、河流等面,讨论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2)简要评价的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海陆位置: 战略位置:地形:以平原为主.便发展经济.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对西伯利亚的寒流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利水资源的调配与利用. 地处暖温带,位半湿润区,干湿适中;虽居内陆,但距海近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交通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区位优势:向西北出居庸关到牧区;西抵土高原能源基地;南邻物产富的华北平原;东南距渤海很近;东出山海关到东北地区。这些都是成为古都的重要原因。这些区域为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 活动分析成立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的变迁2.阅读图6.45,分析古城城址的变迁(1)自辽代以来,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2)分析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上从辽代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形到金、元的长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旧城城址的不断变化与水源关系密切。从图中看出,无论城址如变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因此,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址的变迁。全国的         。政治中心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三、的城市职能●科研院所170多个;●高等院校120多所;●众多的体育场馆;  08年奥运会●种类博物馆120多个;●国家级文艺团体

 

第6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PPT
上一篇:第6章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PPT    下一篇: 第六章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