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1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务】教学目标知识与了解隋朝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与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隋朝的统一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难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引入 讲述“隋炀帝下江南”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对隋朝历史的求知欲。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借助小故事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学生:观察图片,听故事,激发求知欲。自主探究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师:提出问题与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知识。合作交流展示一、隋的统一【问题1】观察《隋朝疆域图》,思考1.在图中圈出隋朝的都城,并标记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2.分析:隋朝的统一有重要意义?【问题2】材料分析:1.观察表格,分析数据并将结论一栏补充完整。 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3000多万4600多万人垦(顷)1900多万5500多万粮仓太仓洛口仓等2.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结合课文,概括隋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面采取了哪些措?二、开通大运河【问题1】 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在图上标注: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河、淮河、长江、塘江)【问题2】思考: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作用?    【问题3】材料分析:材料一: “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舟更不回。”——曾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回答:①两首诗作者的观点有没有共同之处? ②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③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问题1】隋朝时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问题2】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科举制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他们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2.分组活动分角色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12
上一篇: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公开课    下一篇: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