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二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一部分:1、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 指(  )A、世昌B、左宝贵C、汝昌D、徐邦道2、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海大战B 、辽东半岛战役C、威海卫战役D、平壤战役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的是(  ) A、赔款白银数额巨大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开辟运输新航线D、允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阅读材料: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材料二: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胆如此之横者,皆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回答: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评价鸿章?参考答案:1、D 2、C 3、D 4、不完全同意。《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整个清朝腐败无能,国力不足,科技落后造成的。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第二部分: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A、1883年B、1884年C、1894年D、1895年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指挥坐舰撞击日舰的是(  ) A、世昌B、汝昌C、徐邦道D、子材3、《马关条约》签定后,俄国的一份杂里写道:“中国的借款是欧洲渗入到中华帝国的内部,为欧洲贸易和工业开辟广阔的开地的工具”。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列强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在(  )A、帮助清政府渡过财政危机  B、输出资本C、取得高额利息       D、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4、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参考答案:1、D 2、A 3、D 4、《马关条约》后,赔款数额更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贫弱;割占领土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允日本在通商岸开矿设厂,更便日本侵华,说明其侵华式有了改变。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第三部分:1、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种情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尼布楚条约》的签订2、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二
上一篇: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精练    下一篇: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测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