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yīnyūn)着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chuán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通过预习课文,在课本上标注出甲午战争的起因、《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认识到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2、学会《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自己的识图,并学习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3、通过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影响,自己的分析问题。4、通过观察《时局图》,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根本: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间:1894.7—1895年春民族英雄:左宝贵  世昌战争爆发的背景“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日本:中国:朝鲜:丰岛海战平壤战役海战役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逃跑,平壤陷落。海大战时间:1894年9月17日作战双: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日本取得海海域制海权。民族英雄世昌致远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二.《马关条约》的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鸿章————————————伊藤博文?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赔款)?增开、沙市、苏杭四口为通商口岸。 (增开商埠)                    ?允日本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下一篇: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PT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