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___年至___年。2.经过:(1)日军在____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2)日军围攻______,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3)北洋舰队与日军联合舰队在______展开激战,世昌等将士壮烈牺牲。战后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4)日军占领______后进行大屠杀。(5)日军陆海军进攻______,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马关条约》(1)时间:___年(2)内容:清政府割___、___及所有附属各岛屿、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___;开放___、___、___、___为商埠;允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______、划分“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2.美国1899年向英、俄等六国提出“_________”的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1.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2.《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世昌的英雄事迹是()A.率军收复,维护国家统一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C.在海大战中英杀敌,壮烈殉国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务4.外国列强能够在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  B.《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A.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地 D.允开设工厂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下一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及练习打包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