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二第6课  戊 戌 变 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学习西政治制度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技术制度×一、有为与公车上书二、百日维新概述本课 整体感知第6课  戊戌变法一、戊戌变法的兴起——公车上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1.时间:2.背景:3.领导人:4.核心内容:5.在位皇帝:6.意义:一、戊戌变法的兴起——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面临着严  重民族危机。有为和启。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光绪帝。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出生地:省南海县职 业:革命家、教育家、  思想家、政治家 文学家 信仰:建立主立宪国家 主要成就:戊戌变法 新会人,青年时期和其师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有为启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人  物  扫  描资产阶级维新派《时务报》《国闻报》二、戊戌变法的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有为和启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进行了哪些活动呢?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万木草堂中外纪闻强学会南学会实务学堂时务报保国会国闻报 启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启 严复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国闻报》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问  题  思  考   观点: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学习西的政治制度;   影响: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光绪为什么支持维新变法?  “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因1898年为戊戌年,所以也称“戊戌变法”。三、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三、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1.时间:2.目的:3.开始标:1898年6月——9月。变法救国,发展资本主义。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令4.内容:有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撤冗官冗员,允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裁剪绿营, 新式军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办事效率,触动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课件
上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    下一篇: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 (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