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导学案二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子等知识。2.通过学习,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感。【难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2.“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新课(一)知识。(阅读教材,自主完成知识,用红笔表记下发现的问题)兴起:1895年春,       签定的消息传到,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      、     等,联合各省举人1300多名,上书     帝,请求拒和、    、     。这就是著名的“       ”。从此,      运动揭开了序幕。发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在创办     、在创办了     。时间:   年  月至  月 内容:________按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由1898年是旧历的戊戌年,所以称为戊戌变法,又由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_____________”。.结果:由变法触动了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     发动政变,下令搜捕维新人士,有为、启出逃,谭嗣同、光弟、    、    、深秀、广仁六人遇害,史称“      ”。变法失败。 评价:(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情景模拟:结合课文P33的变法诏书的内容选一例分析:①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②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③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二:无力回天戊戌政变时,谭嗣同表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六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深秀寻死 ”,还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认为他们死的不值,你怎么看待他们的献身精神? 合作探究三: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1898年11月25日)(1)问题:材料中反映维新派变法时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维新派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还有有哪些?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戊戌变法导学案二
上一篇: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导学案    下一篇: 戊戌变法教案及学案打包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