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公开课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有关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知识。 2.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发扬,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知识】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指导自学,划记知识点与小组合作。 【学习流程】【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年至1905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他们把西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梭的《民约论》、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容、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章的一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有为、启他们那一套改主义的思想;到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章太炎他们关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是,我对的信仰便一落千丈." 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 2.革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公开课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二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1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