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Langfang No.10 Middle School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标要求: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材分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标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是这场革命取得的两大重要成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中国从此开始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三、教学重难点: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难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的认识;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四、教学法指导教师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旧知识: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 2._____ 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4.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5. 1911年,         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 6.辛亥革命推翻了      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讲授新课:(一)、中华民国的建立学生看书课本46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生答)出示武昌起义各省独立形势图2、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时间、务、首都、纪年式、意义)(生答并勾划)(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为临时大总统。(2)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上一篇: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下一篇: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