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精品)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   自主学习 巴和会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日本对中国的“二十一条”收回主权。巴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中国也加入协约国面作战。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召开了会议,即巴和会。导火线五四运动巴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爆发的国内原因有哪些?   思考探究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根本原因);2、无产阶级力量壮大;3、新文化运动的推动。1919年五四运动在爆发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5月4日-6月初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惩办三个卖国贼6月初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取得初步胜利第一阶:第二阶:五四运动的过程学生和工人举行支持学生的集会商人罢市后的南京路人民大示威学生举行示威扬州人民在焚烧日货各地工人罢工的消息不断迫使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三人职务;3.拒绝在巴 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结果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精品)
上一篇: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汇报课用)    下一篇: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会员上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