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案:第13课五四运动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秋学期八年级上册历史新授课教学案(13)第13课  五四运动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10月19日一、学习目 标:1、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2、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学习重难点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自主预习 1、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口号、先锋)是什么?2、五四运动的扩大(中心转移、主力、结果)是什么?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四、自学反馈:(一)背景(导火线):___________中国外交的失败。(二)经过1、爆发:(1 )时间__________(2)地点________(3)先锋________(4)口号:外争主权、________;誓死力争,________;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新阶:(1)领袖号召:独秀起草___________,号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19年6月5日,______罢工,_______罢市。____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______转移到______。(三)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北洋政府释放_________,罢免______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_______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_______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四)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2、意义:(1)中国________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2)一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和_______,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3)五 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五、合作交流1、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的扩大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六、独立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天安门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在它见证的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喊出的 口号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学生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4、 发生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案:第13课五四运动
上一篇: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导学案    下一篇: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