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册同步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1.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国力的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的2. 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A. 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C. 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 打击投机,平抑物价3.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图一 过去购物凭票证      图二 今日商品意买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4.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5. 从1984年到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6.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7. 1987年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粮食供应紧,粮食供不应求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8.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1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①②④  B.①③④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册同步练习
上一篇:社会生活的变迁训练题含答案    下一篇: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