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俄国的改革课件(校级公开课)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第2课 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2.掌握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要点知识回顾复述: 1.拉美洲指的是什么地区? 19世纪初拉美是哪些国家的殖民地?2.南美的解放者是?3.19世纪中期,印度是哪国的殖民地?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出领导人?结果?意义? 9世纪晚期:13世纪上半叶:15世纪晚期:16世纪:俄国的发展历程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斯基辅斯被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一、彼得一世改革深入研究: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前身?统一俄国的时间?政权?第一沙皇?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3.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材料一:俄国政府的法令规定,地主可以无限期的追回逃亡的农民,还可以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这就使农民及其子世世代代都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俄国的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彼得继位初期,宗教占统治地位,居识字的人很少,民间盛行信奉鬼神,普遍保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1.政治: 2.军事: 3.经济: 4.文教:5.社会生活: 建立中央集权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备军,提拔人才……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提倡学习西礼节和生活式……深入研究: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有什么作用?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去了波的海的出,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准备了条件。(2)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的进程,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 50年代末发展到 2800家……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须税”牌,留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1)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局限性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如?2、俄国资本主义为什么远远落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二、废

 

俄国的改革课件(校级公开课)
上一篇:俄国的改革课件6    下一篇: 俄国的改革精品课件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