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PPT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苏联国旗俄斯国旗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斯大林赫鲁晓夫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表现:1、1949年,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 1、概况: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为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第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  ①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②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秘密报告”: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内容: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米;取消农产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西伯利亚西部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1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阿尔泰地区增加了3倍。  1953年苏联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在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米带”。因此,不少地区的米一无所获。犯了瞎指挥的失误,忽视了客观规律。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农业面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搞个人崇拜,搞个人集权 3、评价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事(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概况:  1964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美经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PPT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PPT课件    下一篇: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