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环节一 认识课标1、了解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流域和基本的历史发展历程。2、知道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理解种姓制度的地位和影响。环节二 自主预习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指的是今天的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         。公元前1500年前后,      侵入印度,逐渐定居下来。在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这时期古印度基本实现统一。2、森严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      ,掌管      。第二等级是      ,掌管            。第三等级是      ,从事              。第四等级是      ,从事              。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职业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的创立    ,创立者是     。环节三 1、某一文明古国境内,不同种姓之 间不能通婚.这个文明古国是(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希腊 D. 古代埃及2、如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国C. 古代印度D. 古代希腊3、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公元前7世纪的印度,他惊讶地发现依据当地制度,他的社 会地位竟然不是最高的。这种制度是(  )A. 宗法制度 B. 种姓制度 C. 采邑制度 D. 民主制度4、“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  )A. 婆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5、阿育 是古印度孔雀朝的国。按等级制度划分,阿育应该属哪一等级(  )A. 首陀 B. 吠舍 C. 刹帝利 D. 婆门6、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一社会现象源(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种姓制 D. 封封臣制7、小说和电视剧《西游记》中创作的“如来佛”形象,主宰一切,法力无边,其原型 来源(  )A. 释迦牟尼 B. 耶稣 C. 真主安拉 D. 宙斯8、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创始人是(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C. 穆罕默德 D. 玄奘9、佛教产生后不久便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扶植,主要是因为(  )A. 传播者的努力 B. 百姓的喜爱C. 佛教教义有利维护统治者 D. 佛教地位重 要10、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一种宗教,反对第一等级婆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4
上一篇: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7    下一篇: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