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教案37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1 醉翁亭记1.熟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游览山水的乐趣。 3.学会在精美的文辞中感悟人的思想。 4.学习别具一格的句式,体会其表达效果。 5.理解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之情。 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  2.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一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 (设计者: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大家知道吗?这篇游记一出,滁州城的人们唯恐失之,就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嫌字小,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都争相摹拓,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其中。那么人们为而醉?本文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这篇美文吧!师板书课题、作者。学生思考:亭名由而来?  太守为自号为“醉翁”?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生:太守自谓也。(就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喝得不多就醉了)。怎么喝得不多就醉了?醉翁的 “醉”由而生?仅仅是酒醉吗?出示问题:太守为什么而醉?二、赏美景 (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1.请同学们依据自己读书的感受,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板书: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的山水之景?(找同学读第一) (1)学生在屏幕前给大家介绍,老师补充。 生1: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望——渐),从整体到局部。 生2:化静为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生3:视觉和听觉。 生4:明确告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这种陶醉寄托在喝酒上。 (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师:听了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渐入佳境,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仿佛被带入一个郁郁葱葱,鸟鸣山更幽的氛围中,我们不自觉地吞吐着清新的空气,感觉神清气。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实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真可谓,醉山水,乐山水!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还写了什么景?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描绘了几幅画面?讨论后指名试答(第一地点的转换,是空间顺序,第二呢?)师:激励、点评、补充。 生5:“出”“归”,是动态描写。作者在这儿欣赏的时间长了,观察出了规律。这二字很富有表现力,好

 

醉翁亭记教案37
上一篇:醉翁亭记教案35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九上醉翁亭记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