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11 醉翁亭记课型:讲读   执笔:章     :祥云  学习目标: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坚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积累语感,加深理解。积累用词的意义和用法,切实文言阅读。学习:1.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2.坚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积累语感,加深理解。3.积累用词的意义和用法,切实文言阅读。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琅琊(   )(   )  暝(   ) 晦明(   ) 伛偻(   )(   ) 酒洌(   ) 山肴野蔌(   ) 弈(   ) 觥筹交错(   )(   )  阴翳(   ) 2.借助工具书及文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环滁(     )  蔚然(     )  峰回路转(     )  临泉上(     )  林霏开(     )  暝(     )  野(     )  秀(     )  休树(     )  伛偻提携(     )(     )  酒洌(     )  山肴野蔌(     )  前(     )  宴酣之乐(     )  觥筹交错(     )  苍颜(     )  颓然(     )  阴翳(     )  乐其乐(       )  谓(     )3.结合文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查找资料,有筛选地整理出作者的相关资料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二、学习研讨1、导入。2、检查预习导学。3、思考探究:(1)说一说第1是如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课文第2、3、4开头的“若夫”“至”“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3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

 

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6
上一篇:第11课《醉翁亭记》学案(2课时)    下一篇: 第11课醉翁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