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11课醉翁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十一、醉翁亭记(第一)【学习目标】     1、能 正确朗读全文。   2、能正确译讲第1、2 3、背诵第2。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译讲第1、2 2、背诵第2。 【学习】  两【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本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怎样实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8分钟)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准备朗读比赛。2、朗读比赛,比谁能模仿录音,读准字音,停顿正确。(一)过渡语: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进行朗读比赛。(二)放录音。(三)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愿意参加比赛的同学请举手。**你先读。(四)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同学指出读错的地。师在黑板左边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五)如有错字,学生齐读师板书的字词两遍。过渡语:大家把字音读准了,下面开始第二场比赛。请看: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第1(10分钟)。1、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2、边看课文第1,边看注释,练习翻译。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释词语,译讲第1。 3、学生自由读第1课文、注释,准备译讲。 过渡语:谁有不理解的词语或 句子 ,请先提出来。(如果有,先找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讲。)如果没有,译讲比赛开始。先来译讲第一。4、指名译讲。(1)屏幕出示第一原文,并将词、句用红体字标出。(2)教师抽查第一的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过渡语:***,你来译讲这一句。5、译讲 第1:(1)过渡语:下面,我们来译讲第1。(2)屏幕出示第1的内容。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客来饮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过渡语:课文译讲完了,给大家1分钟消化时间,若还有不懂的地,请举手提出。质疑问难(学生读书,质疑问难。)过渡语 :下面进行第三 场比赛,请看。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第2(6分钟)1、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 边看课文第2,边看注释,练习翻译。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释词语,译讲第2。 2、学生自由读第2课文、注释,准备译讲。 3、指名译讲。过渡语:谁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先提出来。(如果有

 

第11课醉翁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上一篇: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6    下一篇: 第11课醉翁亭记(第二课时)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