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测试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选择题1.,畜产品产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实现“双增长”。畜牧业总产值达686.95 亿元,历史上标着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河西四郡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C.行省的设置 D.西城都护府的设置2.《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石、核桃等食物最早是在(  )A.夏朝 B.汉朝 C.朝 D.元朝3.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的是(  )A.司马迁 B.骞 C.班 D.和4.1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访华首站选在西安。分析认为马克积极回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分析主要基西安是(  )A.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B.古代?朝的都城C.秦朝兵马俑的所在地 D.丝绸之路的终点5.汉朝和明清时期,是外来农作物传人我国的两个高峰,葡萄、花生、辣椒、西红柿等大量农作物传人我国,这主要归功两次里程碑式的探险活动,分别是(  )A.昭出塞和新航路开辟   B.文成公主人藏和马可波来华C.骞通西域和新航路开辟  D.骞通西域和马可波来华6.2017 年 5 月 14 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开幕,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下面关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B.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C.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西亚、欧洲    D.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7.古诗有云:“羌笛须怨柳,春风不度门关。”可西汉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 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境内→安息→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境内→大秦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境内→大秦D.洛阳→河西走廊→今境内→安息→大秦8.有人说:“2000 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 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 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江南的开发9.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交往有悠久的历史。在今天的日本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枚“汉委奴国”金印,被视为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那么,中日交往有了正式文字记载开始(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10.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片,他选取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测试8
上一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检测6    下一篇: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作业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