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课件二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各族的内迁222年,权称,国号,定都建业。221年,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丕自称皇帝,国号,定都洛阳。蜀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和群雄割据相比有没有进步?A 战争大大减少。B 三国相互牵制势力均衡,限制战争。各国发展生产。C 局部的统一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    国大臣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逐渐控制了政权。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国皇帝,自己登上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国,完成新的统一。但是,西晋的统一非短暂。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一、西晋的建立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1)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充足。(2)南蜀、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国所灭。(3)客观上,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p79材料研读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可以结合教材p78“相关史事”)大臣石崇、国舅恺斗富八之乱自主阅读课本P79本目课文,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分析八之乱的背景,简述其产生的影响措:分封制结果:诸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出现八之乱西晋初年,为巩固统治,晋武帝采取了什么措?结果如?二、八之乱——西晋的衰落  “自从氏以来,夷虏依附内地,很少有凶暴侵掠的后患。而今受官吏,有的诡诈,侵扰侮辱边夷;有的求赏谋利,妄加讨伐杀戮。”匈奴右贤宣愤恨地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二十四史全译?晋书》民族矛盾激化   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帝纪》晋帝昏庸无能八之乱是指司马家族同姓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最终东海司马越夺取大权。这场战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另外: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不止八个,“八”仅指主要参与者。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资治通鉴》八之乱结果:1、战乱历时16年之久,耗竭了西晋国力。2、此后内迁各族趁机反晋,导致西晋灭亡。3、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问题思考西、东、汉朝,都曾经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之下,受封诸获得土地和人口,同时有保卫室、缴纳贡等义务。但是,由各诸国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安全,酿成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课件二
上一篇: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人教部编)    下一篇: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公开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