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上册

师生交往教案1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6.2师生交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目标: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教学重难点】教学:正确与老师交往。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分歧。【教学】【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目标导学一:教学相长(一)新型的师生关系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 (教材P65)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接触过多多的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66页表格,回想一下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见教材P66表格)提示:如在学习中,老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老师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在课外交往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朋友的角色;等等。教师总结: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二)新型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活动二:交流与分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已流行了两千多年,至今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就拜柏拉图为师,持续了20年,始终热爱、崇拜柏拉图,以他为师益友。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尊师名言?提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充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明师之恩,诚为过天地,重父母多矣。——洪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觏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教材P67)说一说: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提示: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写小说,这不利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等等。教师总结: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三、展示交流,点播目标导学二:亦师亦友(一)好师生关

 

师生交往教案16
上一篇:师生交往教案15    下一篇: 师生交往教案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