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三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校训:正心立人,格物致知  1、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2、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知识链接:  思考:恩格尔系数与人民生活水平成正比还是反比?小组合作学习:1、分工: 1—4组:导案三3(1)(2); 5—8组:导案三3(3)(4)(5);2、讨论时间为6分钟;发言时间为2分钟;3、注意:首先完成本小组的务,然后再讨论其他小组的务,以便点评和质疑。改革前后两个样,以前衣着蓝灰。购物凭票限数量,三转一响是奢望。食物匮乏缺营养,居住多为土坯房。如今生活变了样,衣着多彩又多样。电视电脑电冰箱,饮食搭配讲营养。住进楼房讲宽敞,摩托汽车跑四。生活讲质量,齐心跟党奔小。(1)从歌谣中找出衣、食、住、行的变化(8分)。结合材料和所学说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2分)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不错,为什么说过去生活不好?(2分)(2)改革开放前为什么“购物凭票限数量”?(4分说出这一现象消失的原因。(2分)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建国初期流行的服装衣装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衣服的总体风格是简单、朴素和廉价、耐穿。  为什么装广为流传?   列宁装50年代女性的时尚——布 拉 吉为什么列宁装、布拉吉在我国50年代广为流传?为什么当时流行“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六七十年代“蓝灰色的海洋”“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出访欧洲 八十年代今天流行的男装今天流行的女装新装的流行与哪件事有关?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改革开放前:“吃饱肚子成奢望”食新中国成立后,物资匮乏,为稳定物价,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国家制定凭票购物政策。“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今天丰富多彩的饮食             各种饮料水煮鱼片烤鸭火锅琳琅满目的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三免费下载
上一篇: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部编教材)    下一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1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