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27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进士,英宗(曙1064—— 1067)继位前谏议大夫,神宗(顼,1068——1085)宁(1068—— 1077)初拜翰林学士(时始设此官,相当皇帝的秘书兼顾问,参予机要,宋代以后权位日低)、御史中丞(官名,始期,东汉以后专司弹劾之)。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继位后尚书左仆射(yè)(秦始设,后分左右,即正副宰相),上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shì)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2、《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进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往事,有资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威烈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攽、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负责,先排比材料为“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 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27
上一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下5    下一篇: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