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复习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梳理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本背熟相关知识点【导与学过程】(一)课 文内容梳理《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二)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草鲜美,落英缤纷。(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5.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6.有、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 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 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12.问今是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朝和晋朝了。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15.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1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三)课文分析1.渔人行踪:发现 桃花源——拜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复习学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学案    下一篇: 桃花源记导学案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