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PPT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的总称。是指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或一场演出、听了一个故事或一首歌之后而引发出来的感想,所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在“感”,“感”的在“议”。感受写读后感主要步骤:1.紧扣原文,概括内容。2.寻找感点,叙议结合。3.联系实际,发表感想。4.总结全文,中心。引(介)议联结紧扣原文,概括内容。   写读后感,不要花大量的笔墨写你读到的内容,只把与你读书感受相关的内容概括写出来就行了,其它一概不要。不要过100字!(忌大量原文摘抄)  今天,我读了《社戏》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在平桥村看戏和回来路上吃豆的经历。     今天,我学了一篇新课文《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让我始终忘不掉,给了我多启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渔人进入到安详平和的世外桃源的经历。 寻找感点,叙议结合  ★在读好文章的上,先把感想的“点”排列出来。  选取最值得写,和你最想写的“点”。如寻找感点1.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2.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写。3.抓住最令我感动的一个人物写。4.抓住一句或者几句闪光的语言写。《社戏》涉及到的感点可以有: 1.原作的中心思想:    我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吃过那夜似的好豆。 2.感受最深的情节:    摘豆后煮来吃。 3.最让你有想法的一个人物:    双喜。 4.最让人受到启发的语言:    谁愿意翻跟头给白地看呢?    ★同一篇文章,也可以从多个角度产生感想的“点”。                       滥 竽 充 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齐宣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吹竽的乐师。齐宣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齐宣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从那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PPT
上一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    下一篇: 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