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1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课型:新授知识点:散文,写作手法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的气势。3、理清文章思路,从景到情到理,学习托物言、寓情景的写作手法。3、品味文章语言上的特点,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4、体会经历磨难铸成伟大精神的哲理,感受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的气势。2、理清文章思路,从景到情到理,学习托物言、寓情景的写作手法。难点:1、品味文章语言上的特点,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2、体会经历磨难铸成伟大精神的哲理,感受民族精神。教学安排:1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预习——初读课文,理清结构——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感悟哲理——品味语言——布置教学过程一、预习二、导入1、单元主题是山水情韵,我们往往能从欣赏山水中感悟到一些哲理。“善发现美”的法国雕塑家丹曾经说过“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它给人或多或少适的感觉,而是由它引起人们的思想。”本文作者衡喜爱游历名山大川,写下很多佳作,他在他的散文集《名山大川感恩录》的自序中也提到“大自然对人的赐予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空气水分,粮食蔬菜,给人生存的条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圆,明山秀水,给人享受的环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衡的脚步,去欣赏他眼中的壶口瀑布,去感悟大自然的赐予吧!2、只闻其声:听壶口瀑布的一录音,谈感受。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文章开头就简短的一句话,这句话传递给我们怎样的信息?  2、壶口的位置,作者曾去过两次。  3、理清结构:初见(雨季)第2自然        第二次(枯水季节)第3-5自然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看看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又想到了些什么?1、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在?俯视“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品味词语“跌去”和“吸去”:有大的落差,力量大2、作者初见壶口瀑布,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危险,“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真的“看不见”也“听不见”吗?找文中依据“浪沫横溢”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水雾太大“震耳欲聋” 水声太大气势磅礴,惊心动魄,以致“匆匆逃离”2、为什么第二次,作者还要去看河,并“专”选枯水季节?雨季河水过汹涌,看不清。想一探究竟:究竟是什么让壶口瀑布的气势如此惊人?3、发现漕,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4、朗读,品味语言。请学生圈画重要词语,品味语言特点。(电子白板注释圈画)拟人手法,以动写静,整散结合的句式。5、思考:第四自然和第三自然描写对壶口瀑布的描写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18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下一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