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归纳复习提纲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6月(2)实质:一战战胜国召开的分赃会议。(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国,尤其是德国。(4)会议特点:大国强权,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2、操纵国:英、法、美(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3、内容(1)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归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奥地利、波兰独立。(2)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赔款委员会)(3)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不超10万人(4)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世界领土和称霸世界)4、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和约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条约共同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联盟。二、《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9个参会国)背景:为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主导召开会议。2、《九国公约》(1)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和维护各国在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门户开放,机会均等”)(2)实质:使“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归纳复习提纲
上一篇: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思维导图ppt版    下一篇: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点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