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点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①召开: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英国和美国三国操纵。②性质: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会议。2.《凡尔赛条约》(1)签订: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2)内容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还法国开采②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③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3.凡尔赛体系的确立:《凡尔赛条约》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的“新秩序”。二、《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倡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2.《九国公约》的内容①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②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3.《九国公约》的作用: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点
上一篇: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归纳复习提纲    下一篇: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点梳理归纳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