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九年级

16.3电阻实验题专项练习题

所属栏目: 九年级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6.3电阻》专题练习题知识点回顾:1、定义:导体对电流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不随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通过它的电流的改变而改变2.电阻的符号:;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单位:①国际单位:(Ω)。②常用单位:(ΚΩ)、(МΩ)。③换算:1МΩ=ΚΩ1ΚΩ=Ω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而不同的导体,横截面积小的电阻。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而不同的导体,长度长的电阻。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4.导电能力介于导体、绝缘体两者之间的叫,如硅等。5.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的情况,这就是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体。专题练习:填空题如右图所示的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__的关系。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________,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2.如右图的甲、乙两图对比,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有关;乙、丙两图对比,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有关。3.如右图所示,这是一个电表的表盘,该电表使用前需要校零、观察并明确和;使用该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图中示数是。4.在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为电阻丝,,当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当用酒精灯对电阻丝加热时,灯泡发光程度变弱,这一现象说明电阻丝的电阻.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当不给废灯泡的玻璃芯柱加热时,灯泡L不发光.用酒精灯给废灯泡的玻璃芯柱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灯泡发光,这个现象说明玻璃.5.如右图所示,将不同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6.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利用某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电阻探究该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们将该电阻、电流表和开关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实验中,他们先用冷风使电阻降温,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示数为I1,并记录,断开开关,再用热风使电阻升温,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示数为I2,并记录。实验现象:I17.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做出如下猜想: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他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得到如下表几种电阻丝参数。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丝1.00.2b镍铬合金丝0.50.1c镍铬合金丝1.00.1d锰铜合金丝0.50.1下图为实验电路。(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填编号)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8.学校物理实验室新购入了一种热敏电阻,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1)此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选填“增大”或“减小”)。(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此热敏电阻制成温度报警器。已知实验室中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电阻R1和R2,其中一个为热敏电阻,另一个为定值电阻(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辨别它们,他们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①写出接下来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②如何判断哪个是热敏电阻?9.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猜想:猜想A: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B: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C: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器材:规格如下表的待用金属丝、电源(电压未知)、小灯泡、开关和若干导线.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1锰铜合金丝0.50.12镍铬合金丝0.50.23镍铬合金丝0.50.14镍铬合金丝10.1(1)为了验证上述A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选择序号为的两根金属丝,将金属丝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A、B间,闭合开关,需要观察来比较金属丝电阻的大小.此实验采用的方法叫.(2)他们选择序号为2、3两根金属丝,将金属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第一次的亮度大于第二次的亮度,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阻值(填“较大”或“较小”).由此可验证上述(填“A”、“B

 

16.3电阻实验题专项练习题
上一篇:16.3电阻同步练习题二    下一篇: 16.3电阻知识点及测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