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0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课时促进民族团结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3.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4.知道党和政府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做法。5.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情境导入上面图片中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哪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哪个民族?壮族蒙古族藏族云南省探究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探究一:民族大家庭2、我国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习近平主席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习近平主席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探究一:民族大家庭2、我国各民族的相互关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上述宪法内容反映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探究一:民族大家庭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探究一:民族大家庭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民族团结探究一:民族大家庭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有哪些基本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探究一:民族大家庭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有哪些基本原则?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物质保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证前提条件探究一:民族大家庭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截至1998年,我国先后共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全国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还建立了1200个民族乡。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设立自治机关,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即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探究一:民族大家庭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探究二:家和万事兴1、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探究二:家和万事兴2、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①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②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③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1)经济方面:探究二:家和万事兴2、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2)社会(民生)方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究二:家和万事兴2、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3)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探究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1、为什么要加快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为什么说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0
上一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28    下一篇: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