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1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目标导航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自主学习、感知目标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大杂居小聚居我国的少数民族居住分布(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原则1:民族平等各民族间只有大小、发展程度的高低之分,而绝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和本民族事务的管理。我国各族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平等权利。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的使用十分复杂。目前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初步统计有80多种。它们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个语系,并由10个语族(9个少数民族语族加汉语)和16个语支组成。目前,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原则2:民族团结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行扶助政策,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援,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蓬勃发展,也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提供资源等)。实行民族互助:(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材料呈现:为什么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目标导学二:家和万事兴(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原因?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1)阅读教材第94—95页“探究与分享”;(2)结合材料讨论:他们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采取的措施有:利用当地的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旅游业;推行电商销售模式销售当地的特产;等等。借鉴意义: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等。拓展空间我们青少年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课堂小结1.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我国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人居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各族人民形成的居住格局是()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C、大散居,小聚居,相互独立D、大散居,小聚居,相互分离A检测目标2.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守望相助”方队中,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兄弟手持漂亮的花环向观众致意。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关系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C、平等、团结、繁荣富强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检测目标3.2019年聚焦脱贫攻坚,帮助受援地巩固提升两个国家级贫困县、148个退出村、17.4万人口脱贫质量,帮助受援地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这表明()A、各民族一律平等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揣度C、各民族融为一体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D检测目标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的措施包括()①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②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③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加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检测目标C学习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1
上一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0    下一篇: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3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