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导学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导学方法】观察比较法,练习法。【学习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速度及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导学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赛跑。归纳:(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归纳:(3)__________________1、速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位:m/s,km/h,1m/s=_____km/h,1km/h=____m/s。练习:108km/h=____m/s,10m/s=_____km/h。2、运动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①变速运动概念:_________________②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三、课堂练习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A、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3、物体做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在图中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C、 D、无法判断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处 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 D、乙在甲前面1.2m处5、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A、1.33m/s B、7.2km/h C、2.5m/s D、4.8km/h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第1s内通过_____m,第2s内通过_____m,前5s内通过_____m。四、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五、课外作业1、课本P181-3题2、补充3题(1)小明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1.5m/s,求他的全程平均速度。(3)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导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导学
上一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导学案12    下一篇: 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学案2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