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1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特点。2.了解实像和虚像,能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3.通过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4.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生活中的几种凸透镜成像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照相机自主阅读教材P94~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仔细观察图中的照相机。思考:(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胶卷相当于光屏。(2)成像特点:照相机工作时,被拍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较远,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较近,在胶片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二)投影仪自主阅读教材P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如图所示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平面镜,作用是改变光路,B是凸透镜,作用是成像,屏幕上呈现的是一个放大的实像。(三)放大镜、实像和虚像自主阅读教材P95~9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做成一个水滴放大镜,用它来观察报纸上的字,我们得到了成像的特征是正立、放大。结论: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4.实像是由通过镜头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异侧(选填“同侧”或“异侧”)。5.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选填“同侧”或“异侧”)。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如图所示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会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方案一图),方案二图)方案二如图所示,在球形烧瓶中盛满水,将手紧靠其背后,在其前面你将看到手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变大。五、板书设计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实像和虚像六、教后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1
上一篇: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10    下一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