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2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某同学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2.如图是标有380mL小瓶装的农夫山泉,小滨想测量其实际装有的水量,则向实验室老师借用量筒最合适的是()A.380mL的量筒 B.500mL的量筒 C.1000mL的量筒 D.250mL的量筒3.往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时为12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为3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9mL B.大于9mL C.等于9mL D.无法判断4.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量筒、烧杯、刻度尺 B.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C.天平、烧杯、刻度尺 D.天平、量筒、烧杯5.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V1,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V2,则小刚测量的小石块的实际体积为()A.等于V2﹣V1 B.小于V2﹣V1 C.大于V2﹣V1 D.无法判断6.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40cm3 D.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2×103kg/m38.用量筒取24g的水应选的量筒是()A.量程20ml分度值1ml B.量程25ml分度值1ml C.量程100ml分度值5ml D.量程50ml分度值2ml9.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10.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下列四个步骤中不需要做的是()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将植物油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m311.小梦和同学去高邮神居山春游,在山上捡到了几块石头。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经查密度表可知,该石头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姓名小梦小满小明小扬小石块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B.只有小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C.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D.四位同学的实验都是失败的,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12.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6小题)13.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某学校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1)在量筒内倒入60cm3的水;(2)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4cm3刻线相平;(3)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100cm3刻线相平;(4)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面与64cm3刻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kg/m3。14.在跳远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时,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我们在使用量筒时,若读数时出现俯视的情况,那么读数会(填“偏小”、“偏大”或“不变”)。15.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g.他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g/cm3。16.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个玻璃杯的玻璃密度:(1)向量筒中注入50cm3的水;(2)让玻璃杯口朝上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到80ccm3刻度线处,如图甲;(3)让玻璃杯沉没,水面下降到6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20
上一篇: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17    下一篇: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