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4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題(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物理来源于生活,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为﹣10℃ B.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0.8km/h C.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3.我国的古诗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树的影子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本质上就是水蒸气5.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和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信息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A作变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7.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8.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9.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10.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这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B.在寒冷的南极地区,要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更低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一会儿后,瓶壁上有水珠,这是凝华现象,要放热 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要放热11.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1:2 B.2:1 C.4:1 D.8:112.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 C.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13.已知铝、铁、铅的密度分别是ρ铝=2.7g/cm3、ρ铁=7.9g/cm3、ρ铅=11.3g/cm3,下列关于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4分)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15.(4分)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16.(4分)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反射的缘故,有时坐在某一位置上的学生会看到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的缘故。17.(4分)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44
上一篇: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34    下一篇: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4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