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三峡练习4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素湍绿潭()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朝发白帝()沿溯阻绝() 绝() 属引凄异() 林寒涧肃()重岩叠zhàng() 清荣jùn()茂 飞shù()其间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1)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 (4)乘奔御风(5)沿溯阻绝 (6)良多趣味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回清倒影 D.空谷传响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C.每至晴初霜旦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不见曦月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每至/晴初霜旦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6.填空。(1)郦道元是时期家,著有《》。(2)文中表现三峡春冬之时水的特点的句子是:,。(3)文中,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从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阅读课文,回答问题。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每至晴初霜旦 旦辞爷娘去C.哀转久绝 绝/多生怪柏D.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9.“清荣峻茂”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郦道元为什么会发出“良多趣味”的感慨?10.结尾引用三峡渔歌有什么作用?1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运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B.课文第2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C.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景色,突出了其在不同季节的特点。D.课文布局构思巧妙,先写概貌,再做分述,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节选自《水经注》)1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快)C.迳黄牛山(同“径”,经过) D.犹望见此物(好像)1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渔者歌曰名曰黄牛滩B.绝/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 黄牛如故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色如人负刀牵牛。15.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乙文中“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这在写作手法上都属于描写。(3分)16.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三峡》此石经始①禹②凿,河中漱广③,夹岸崇深④,倾崖返捍⑤,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⑥悸⑦魄⑧。其水尚奔浪万寻⑨,悬流千丈,浑洪⑩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节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①经始:开始。②禹:治水的大禹。③广:开阔。④崇深:高深。⑤捍:保卫,捍卫。⑥深:深处。⑦悸:惊动。⑧魄:心魂。⑨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⑩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浚(jùn)波:大的波浪。/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书中言及“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17.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4分)(1)林寒涧肃

 

三峡练习4
上一篇:三峡同步练习二    下一篇: 三峡练习有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