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件2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智取生辰纲第1课时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2.围绕课题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中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2.作者与《水浒传》简介。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此书描写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历史真实,热情讴歌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3.杨志简介。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是杨家将的后代。他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但押花石纲时翻了船,押生辰纲时又被劫,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后归了梁山泊。他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他的人生经历可概括为“失意——得志——幻灭”这三个过程。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自主探究为当朝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2.生辰纲是被谁劫走的?是从谁的手里劫走的?是用怎样的方式劫走的?晃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重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自主探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暗线自主探究好汉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5.明、暗双线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的?自主探究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探究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不期而遇呢?合作探究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1)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合作探究十分炎热,热不可当。天气的炎热为杨志等人在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做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这是智用天时。(2)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合作探究山冈可用来作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树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做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人又是如何发挥“人和”的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1)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合作探究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2)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还仍然着了道儿?合作探究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3)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的过程中巧下药,麻倒对方。总结:晁、吴之“智”合作探究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ABC智用人和——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1.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2.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3.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放倒)1.《智取生辰纲》节选自____________,该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作者是______(朝代)小说家___________(姓名)。《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元末明初施耐庵2.说说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区别。(1)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2)那计较都是无用主张。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3)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强盗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计策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索性、干脆任意,马虎,随便3.分析下列句子体现了杨志什么性格特征,填在后面括号里。(1)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2)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合作探究粗暴蛮横精明能干4.读完这篇课文后,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杨志失生辰纲,并非他无智,那么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是如何描写“天热”的?对天热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1.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2.具体分析“智押”。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件2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课件PPT    下一篇: 智取生辰纲PPT公开课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