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下册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1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眼球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3)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思考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确立生物学基本研究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注日常生活中眼的卫生保健;(2)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视觉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教学准备香水、饮料、眼球模型10个(每组1个),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游戏导入3分钟【情境导入】游戏“猜猜我是谁”及“闭眼睛翻书作画”。看书——视觉;听音乐——听觉;闭眼闻香水——嗅觉;闭眼喝饮料——味觉【教师导语】我们能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感觉中获取信息最多的是哪一个呢?请大家一起闭上眼睛,将课本翻到78页,在中间空白处画一个笑脸送给自己。感受一下,这么简单的事情完成起来顺利吗?认真体验游戏好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将能充分发挥各种感知能力的生活用品做道具的小游戏带入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眼睛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本课的兴趣自主合作:眼球的结构5分钟【合作探究】参照课本P78-79(重点是图4-47),完成:1、仔细拆解所提供的眼球模型,对照书本,找出每个结构的名称(tips:按从外到内,从前到后的顺序);2、微小组合作(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互相抽查各结构的功能。参照书中插图,小组合作找出眼球各部分结构并识记相关功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新知,体验合作学习的效率与乐趣闯关游戏10分钟【情境游戏】仿照微信游戏“跳一跳”,设置闯关游戏“科学实验室”:请亮出老师所说结构,并于2mins内重装眼球模型;“最强大脑”:将眼球结构及功能进行连线;“一站到底”:【设问】①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有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这里的“黑”、“蓝”其实是指哪一结构的颜色?②翻白眼时的“白眼”实际上指眼球哪一结构?③有不少近视而又爱美的年轻人很喜欢戴“美瞳”,让眼睛看上去更大更明亮,但长期佩戴劣质产品有失明的危险,原因是劣质“美瞳”容易损伤哪一结构?④“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闯关小组派1至两名选手参加竞赛,不能看书闯关游戏的设置由“易”到“难”,从“记忆型”到“”运用型”,从而让学生在“闯关”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释疑深化:视觉形成4分钟【情境设问】为什么美丽的阳老师在大家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但大家看到的阳老师却是正立的?由此说明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哪里?【情境提示】1、心理学家制了副特殊的眼镜,戴上去之后整个世界都是倒立的,他戴着这副眼镜生活,两个星期后,发现所有东西神奇地“正”了过来,他把眼镜摘了,却发现世界又恢复成两星期前的“疯狂”模样。2、《还珠格格》中的紫薇后脑勺撞到石头,经检查眼球并没受损,但结果就失明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紧承上一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利用“接地气”的情境事例,引导学生从“逻辑”上突破“视觉的形成”这一重难点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5分钟【视频】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设问】近视是什么原因?成像在视网膜的什么方向?通过戴什么镜来矫正?有哪些预防措施?观看视频,并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鉴于学生没有相关物理知识,借助直观的视频来来突破难点主体提升3分钟【情境设问】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头号玩家》,走进黑暗的电影院和走出电影院时,瞳孔分别有什么变化?坐在第一排和坐在最后一排看电影,晶状体有什么不同?看电影时,画面能在他的什么部位形成什么样的图象并最终在哪里形成视觉?以此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程度。自主思考、讨论通过解决综合型问题,进一步巩固新知,构建知识体系评估小结2分钟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课后作业完成《同步导学》P70基础速反馈2、3题;P71-72能力提升1~4、10题。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检测并反馈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板书设计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一、眼球的结构成像的部位:视网膜二、视觉的形成形成视觉部位:大脑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三、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教学反思情境与问题设计反思。本节课的情境设置有5个,其中3个为新创,2个为改造书本情境,导入情境“猜猜我是谁及闭眼翻书作画”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自然地引入本节内容学习。情境游戏“跳一跳”改编自微信游戏,中间又设置了三个小游戏情境“科学实验室”、“最强大脑”及“一站到底”,都是改编自家喻户晓的益智类电视节目,以游戏闯关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本节课设置的问题有14个,原有问题5个,进行改造的问题有3个,新设计的问题有6个。改造的问题能降低学习难度。新设计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能够逐步帮助学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11
上一篇: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10    下一篇: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