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下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2、了解近视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3、掌握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1、掌握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2、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法指导】结合导学案和课本,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学习过程】一、复习指导:二、任务一,复习课本P3-5,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P3图IV-46眼球的基本就结构图,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2、结合P4图IV-47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3、结合P5图IV-49了解近视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巩固练习:1、眼球的结构中,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量的结构是()A.瞳孔B.角膜C.巩膜D.虹膜2、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3、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A.镜头、光圈和胶卷B.胶卷、镜头和光圈C.光圈、镜头和胶卷D.镜头、胶卷和光圈4、下列对近视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D.看不清近处的物体5、瞳孔位于()上A角膜B虹膜C巩膜D脉络膜6、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角膜C玻璃体D瞳孔7、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质()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8、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太阳镜9、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正立的缩小的虚像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D正立的放大的实像10、依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1)有的同学沉迷于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业的发展,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容易导致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2)眼球的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卷。(3)某人的眼球结构完好无损,但他也是盲人,这很可能是他的受损,导致上产生的图象信息无法传导到所致。二、任务二,复习课本P6-9,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P7图IV-51耳的基本就结构图,掌握耳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2、结合P8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巩固练习:1、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A.耳朵D.鼓膜C.耳蜗D.大脑皮层2、下列结构中,属于内耳的是()A前庭B听小骨C鼓膜D耳廓3、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半规管B耳蜗内C鼓膜内D鼓室内[4、人的听觉产生于()A听觉感受器B耳蜗C听觉中枢D鼓膜5、鼓膜的作用是()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6、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①鼓膜②半规管③前庭④耳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下图是人耳内声波传导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Ⅰ的作用是 和 声波,Ⅱ的主要作用是将 转换成 ,并将 传递到内耳,而内耳具有 感受器,才能将 转换成 并经过听神经传递到 ,最终形成听觉。【归纳小结】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当堂测评】1、眼球的结构中,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量的结构是()A.瞳孔B.角膜C.巩膜D.虹膜2、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3、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A.镜头、光圈和胶卷B.胶卷、镜头和光圈C.光圈、镜头和胶卷D.镜头、胶卷和光圈4、下列对近视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D.看不清近处的物体5、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6、瞳孔位于()上A角膜B虹膜C巩膜D脉络膜7、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角膜C玻璃体D瞳孔8、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A.凸透镜B.凹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导学案
上一篇: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8    下一篇: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