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全面的掌握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3.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四、教学方法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朱元璋的图片,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让学生分析图片与课本上图片差距大的原因)(二)讲授新课:1、明朝的建立问:取代元朝是哪个朝代?(明朝),那么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学生思考)生:元朝政治腐败、灾荒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结果政权被推翻。问:那么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指导学生看书)生: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在应天府(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多媒体介绍朱元璋资料及明朝的疆域)2、朱元璋强化皇权:问: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生: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总结:(1)在地方:①废行省,②设三司,③分封诸子。材料分析(2)在中央:①废丞相制度及中书省,②提升六部职权,②分散兵权,问:皇帝每天坐在朝中却知道天下事,他是通过什么手段?生:设“厂卫”,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总结:他的这些措施可以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实现大权独揽;为防止大权旁落,还立下“祖制”。(3)材料分析问:明太祖加强君权并定下祖训的目的?师生讨论:使皇帝权力的加强,巩固统治3、科举考试的变化问: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总结:(1)内容变化: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离经叛道,文章再好,也不能录取。(2)文体变化:有严格文体,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因此称为“八股文”。问:这种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局限性?生:①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②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能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科举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多媒体展示定州考棚及举子看榜图片):危害: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扼杀了人才的培养。4、经济的发展(1)明朝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2)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3)商品经济活跃:①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有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其中徽商、晋商最为著名。5、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五、板书设计时间:1368年明朝的建立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府(南京)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明朝的统治强化皇权的措施中央:废除丞相及中书省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一,巩固拓展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A.西域B.西洋C.东洋D.南美洲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上一篇: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22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